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1298篇
  免费   333689篇
  国内免费   185560篇
电工技术   261717篇
技术理论   146篇
综合类   266800篇
化学工业   683877篇
金属工艺   232463篇
机械仪表   260120篇
建筑科学   271874篇
矿业工程   113197篇
能源动力   135372篇
轻工业   392894篇
水利工程   100284篇
石油天然气   147418篇
武器工业   36313篇
无线电   5212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9885篇
冶金工业   566926篇
原子能技术   64207篇
自动化技术   685811篇
  2023年   42799篇
  2022年   92907篇
  2021年   141346篇
  2020年   105837篇
  2019年   87666篇
  2018年   105309篇
  2017年   115956篇
  2016年   106437篇
  2015年   126391篇
  2014年   172026篇
  2013年   273957篇
  2012年   283369篇
  2011年   321255篇
  2010年   287642篇
  2009年   287036篇
  2008年   293267篇
  2007年   284403篇
  2006年   259526篇
  2005年   217367篇
  2004年   156022篇
  2003年   120712篇
  2002年   112267篇
  2001年   101630篇
  2000年   97391篇
  1999年   82373篇
  1998年   143916篇
  1997年   102233篇
  1996年   85250篇
  1995年   68931篇
  1994年   59829篇
  1993年   52049篇
  1992年   35127篇
  1991年   31501篇
  1990年   30894篇
  1989年   29716篇
  1988年   27428篇
  1987年   24469篇
  1986年   23712篇
  1985年   25347篇
  1984年   21925篇
  1983年   20083篇
  1982年   18997篇
  1981年   19359篇
  1980年   18563篇
  1979年   16626篇
  1978年   16100篇
  1977年   22728篇
  1976年   33599篇
  1975年   13992篇
  1974年   1287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Bacillus velezensis zk1 is the dominant bacterium that causing rot in peache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through that this bacterium causes rot have not been elucidated. Here, we explored the mechanisms of peach decay caused by B. velezensis zk1. The invasion of B. velezensis zk1 in peache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glucose and arabinose contents in fruit tissues. Moreover,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of the fruit reached 84% after 4 days of culture with bacterial invasion.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cells, the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creased, whereas the vitamin C, dialdehyde, flavonoid and total phenol contents decreased. Polyphenol oxid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peroxidase, ascorbate peroxidase and ammonia lyase activities also decreased. Overall,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B. velezensis zk1 infection damaged peach chloroplasts, mitochondria, respiratory chain activity and relate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enzyme systems, thereby disrupting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of peaches and causing rot.  相似文献   
993.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MV was reported to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in ameliorating insulin resistance in db/db mice, but the intrinsic mechanisms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are unclear. This...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目的 麦胚孵育过程中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成肽和氨基酸,多肽具有明确的生理活性和营养调节作用。本研究以麦胚为试验原料,采用微波辅助预处理的方法,研究孵育的温度、时间、pH及料液比4种因素对孵育后的蛋白酶活力及多肽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 结果 与未进行微波辅助预处理的样品相比,微波辅助处理(600 W, 10 s)能显著提高孵育后样品中的蛋白酶酶活力(约9.4倍)和肽含量(约3.1倍)。经过微波辅助处理后,孵育温度为51.5℃、pH为4.0、时间为6.33 h、料液比为1:7时,蛋白酶活力达最高为3826.24 U/g;孵育温度为45.0 ℃、pH为4.8、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7时,肽含量达最高为262.63 mg/g。 结论 微波辅助处理能有效的激活麦胚孵育液中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水解反应,显著提高孵育后的肽含量。该研究结果为麦胚多肽的制备新工艺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冠状病毒具有一层脂质膜。虽然复制需要劫持宿主的RNA工具来合成病毒体蛋白,但必须将其包裹在脂质膜中,促其萌生以扩展感染。最近研究表明,某些必需脂肪酸可以抑制其复制活性。脂质膜通常被认为是水溶物的脂肪屏障,但它对细胞和亚细胞的功能是高度有序和组分特异性的,其对病毒外壳可能也有最佳的特异性。虽然复制中DNA、RNA和蛋白质组成不受饮食影响,但脂质膜受其影响。此外,自1960年代以来,人们就知道男性对这些必需脂肪酸和膜完整性不足的敏感性高于女性。有证据表明,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具有抗病毒、免疫、抗炎、控制血压和消退素活性,因此,迫切需要考察它们在Covid-19预防和治疗中的地位,也需重新评估现行的膳食指导。当前,有关脑、神经、血管和免疫系统等富含膜系统对脂质需求还尚未被详细认识。毫无疑问,这些脂质在几百万年来塑造人类基因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果这些膜脂质失衡将会使人类面临机体紊乱和感染风险,且男性比女性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999.
粟类作物是一类籽粒小、抗旱、耐贫瘠的一年生作物的统称,多种植和消费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栽培面积比较大的是谷子和糜子。与种植和消费情况不同,亚洲、欧洲和美洲相对发达国家的政府更重视粟类作物的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投入。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粟类研究论文居世界之首,欧洲委员会、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粟类研究论文数量排名紧跟其后。梳理了近5年发表的粟类科研论文,印度最多,其次是我国和美国。基于粟类作物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矿物质、多酚等,其具有多方面的健康功效,因此粟类的食品科学技术和植物科学成为最热的研究领域。最后阐述了国内外传统的和工业化的粟类产品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scRNA-seq) is a rapidly increasing research area in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However, the high complexity of single-cell data makes efficient and accurate analysis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cell RNA data processing, two single-cell feature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ual-input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s are proposed. In this feature extraction and fusion scheme, the features at the cluster level are extracted b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d differential gene analysis, and the features at the cell level are extracted by the calculation of gene frequency and cross cell frequency. Our experiments on COVID-19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these two feature achieves great results and high robustness for classification tas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